当思政教育与非遗技艺相遇,巾帼风采和千年匠心碰撞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之旅在春日里绚丽开启。3月8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第一工会小组围绕“扎染非遗共传承,巾帼慧心染华章”主题,精心组织教师们参与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扎染体验活动。大家在蓝白交织的纹样中探寻文化根源,于手工实践里感悟匠心匠艺。


活动开场,扎染技艺非遗传承人以“扎染技艺中的古老智慧”为引,深入解读这项国家级非遗背后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理念。一扎一染,体现出匠人对自然取材的敬畏;一纹一色,凝结着中华文明“道法自然”的生存智慧。扎染不只是一门传统技艺,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。


讲解结束后,老师们即刻投入实操。素色棉布在她们的巧手下变幻无穷。折叠、捆扎、浸泡、染色、氧化、清洗、拆线……每一步都倾注着专注与创意。成果展示时,一幅幅作品依次呈现,水波纹似在诉说岁月沧桑,同心圆如在镌刻育人华章,星芒纹仿若闪耀真理之光。惊叹声中,这些作品化作灵动的文化符号,在蓝白晕染间勾勒出薪火相传的精神画卷。
活动尾声,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,热烈探讨如何让非遗走进思政课堂,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。“可将扎染的‘留白’美学融入辩证法教学”“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与坚守是工匠精神的生动案例”……实践体验与思政教学思维不断擦出火花。
此次活动让老师们近距离感受了扎染这一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,在愉悦身心的同时,进一步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信。
图文: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